莆田市商务局融入新发展格局,优化营商环境,助企跨海赶集拓市场
作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,跨境电商以低成本、高效率、辐射范围广的独特优势,逐渐成为外贸加速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。市商务局出台《推动莆田市电子商务保稳提质增效若干措施》,加大对跨境电商平台载体建设、推动跨境电商企业合规化发展、海外仓建设、强化电商供应链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支持M6米乐力度,2023年共兑现超千万元资金支持跨境电商发展。
政策引领,跨境电商发展逐步完善,形成“一区多园”。去年涵江区落成首个专业电商园区涵江尚书数字经济创业园。积极推动荔城跨境电商云产业园、秀屿区永福电商城等现有园区完善综合服务、物流配套、众创孵化、选品供应链等功能。推进中新TikTok跨境生产产业园项目,建设了跨境电商选品中心。
依托莆田国际陆港,提供跨境电商海关监管场所服务功能,“一站式”服务跨境电商企业线上备案、集拼、报关、查验、跨境物流等。据统计,莆田国际陆港已累计出口货物超1156万件,最高日处理货物单量近13万票,实现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额4.4亿美元,成为福州关区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业务增长最快的监管场所之一。
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便利转关模式,推动跨关区、跨省域监管合作,实现转关单和电子关锁自动核销等信息系统层面的对接。去年,福建省口岸办在我市召开全省口岸智慧转关直通工作推进会,莆田国际陆港首M6米乐次启用跨关区电子关锁转关厦门出口,实现跨关区物流运转便利、信息互通,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。推动在莆头港恢复对台“小三通”航线,去年实现莆台集装箱班轮跨境电商出口首航,进一步拓展跨境电商出海通道。目前,我市已成为国内经营跨境定制业务的主要生产基地。大力支持企业发展海外仓展示分销、“跨境电商+Tiktok直播”等新模式,不断拓展海外市场。
立足莆田港“大宗散货枢纽港”的功能定位,我市持续优化港口码头和岸线万吨级码头贸易窗口作用,成功推动9万吨铁矿石从莆田港罗屿作业区在省内首次转口东南亚(越南),罗屿港口已形成集铁路、公路、水水中转于一体的综合集疏运体系。
此外,市商务局协调推动海关、海事等相关部门加快推行便利化通关作业模式,优化跨境贸易全链条全流程服务支持,推进“抵港直装”“船边直提”实施,提高口岸通关时效。全面实行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制度,推进提效降费,推动跨境贸易,进一步“减单证、优流程、提时效、降成本”。
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任务,市商务局将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,聚焦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,为加快形成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、便利化、数字化一流的营商环境助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