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13908.2亿斤,连续9年稳定在1.3万亿斤以上。同时比上年增了加177.6亿斤,米乐网站 M6米乐涨幅约1.3%。
今年我国粮食总播种面积达到了17.85亿亩,比上年增加了954.6万亩,增长了约0.5%。
数据显示,今年我国粮食单产为389.7公斤/亩,比上年增加了约2.9公斤/亩,涨幅为0.8%。
当然,光看这两个数据只能说明一件事,那就是今年粮食丰产,粮食安全有保障。
但是大家更为关心的是具体的品种,比如玉米、小麦、大豆等。而具体品种的产量与各地区的产量变化才是粮食价格波动的关键。
而今年玉米产量也给力,达到了5776.8亿斤,比上年增加了232.8亿斤,涨幅约4.2%。
从播种面积来看,玉米的播种面积达到了6.63亿亩,比上年增加了约1732.2万亩,涨幅约2.7%。
而单产表现也不错,达到了435.5公斤/亩,比上年平均增加了6.4公斤/亩,涨幅达到1.5%。
比如在新疆地区,玉米百亩、万亩、十万亩以及冷凉区的单产纪录都有重要突破,而玉米的头号主产区东北,增产也是比较明显的,黑龙江、通辽、巴彦卓尔等地都有玉米亩产量的突破,其中通辽再次刷新了玉米的高产纪录。
比如山东,小麦、玉米单产双双创了历史新高,玉米单产达到了465.5公斤/亩,比去年增加了13.6公斤/亩,增长了3%。其中最高单产达到了1218.81公斤/亩,也是黄淮地区的最高纪录。
这么一看就明白玉米的压力有多大了,今年山东、东北双双增产,而下游需求走弱,更放大了增产效应。
从总量上来看,受烂场雨的影响,今年小麦产量为2731.8亿斤,比上年减少了约22.7亿斤,降幅为0.8%。
其中播种面积并没有降低,反而出现了增长,而单产则比上年减少了约5.0公斤/亩,导致小麦总产量略有下降。米乐网站 M6米乐
分区域来看,河南、安徽等部分地区受损严重,优质小麦供应偏紧,也成为小麦价格相对坚挺的区域。
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,今年小麦虽然减产,但是幅度并不大,而去年小麦增产丰收,且质量较好,所以结转相对较高,在很大程度上也弥补了今年的减产。
所以小麦的供需是相对平衡的,并不存在缺麦的情况。这也是最近小麦频频走低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在连续两年扩种大豆的提振下,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单产都双双提高,因此大豆总产量也继续增长,达到了416.8亿斤,比上年增加了约11.2亿斤,涨幅达到了2.8%。
但大豆最突出的问题是下游需求承接不足,因此连续两年豆价均要依靠国储收购来支撑。
去年行情还好,即便是低蛋白豆在国储支撑下也卖到了两块七八,但今年大豆继续丰产,而需求则大幅走弱,即便是国储支撑也比去年降了不少,再加上今年豆子普遍质量较高,但却卖不上高价,当前豆价已跌破2.5元/斤。
今年稻谷产量也略有下滑,为4132.1亿斤,比上年减少了37.8亿斤,下降约0.9%。主要是种植面积有所下降,比上年减少了约751.6万亩,下降约1.7%。
而今年稻谷开秤价比往年有所提升,除了国际大米价格不断飙升以外,还有一个影响就是储备轮入。
但是稻谷可以说是三大主粮中最稳定的作物,国际大米价格再高,最多看了热闹罢了,国内稻谷也不会持续跟涨,最终还是要回到供需层面上来。
而与大豆、玉米、小麦一样,稻谷的供需也是供强需弱,再加上稻谷需求更为单一,所以随着收购逐渐结束,稻谷价格也就开跌了。
这是今年粮食市场的一个基本盘,虽然有些品种减产了,但是今年需求大幅走弱,支撑明显下降,所以今年粮价普遍走跌。